序言——不找借口找方法
作為一個目前進行人員素質(zhì)提升工作的職業(yè)培訓師,近年來我在海內(nèi)外進行各種培訓與講座中經(jīng)常與眾多的老總們探究一個現(xiàn)象:
哪一種員工在老總的心中最有份量呢?
在職場中,哪一種員工最能脫穎而出呢?
回答無一例外:就是積極找方法解決問題和困難的員工。
我不由想探討到底為什么大家如此認可主動找方法的員工呢?
因為,只有積極找方法,才能最好地出效益;只有積極找方法的人, 才能彌補領導的不足,成為老總們的左膀右臂。
主動找方法的人永遠是職場的明星,他們在單位創(chuàng)造著主要的效益,是今日單位最器重的員工,是明日單位的領導乃至領袖。
十分幸運, 這些年來,我認識了不少這樣主動找方法的人。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們的形象一一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見他們站成一排,然后,異口同場地向世界大聲宣布——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這是一流員工關于一流的宣言,有精神,有心態(tài),有執(zhí)著,有了不起的對事業(yè)與生活的把握。
是的,找理由為自己的辯解只會加倍失敗,只有去找方法才會成功。那么我們?yōu)楹尾贿x擇找方法呢?
在職場中也有不少的人向我訴說:
“ 我們也不想為找理由,可是我們找不到方法。”
我認為他們講得非常有道理。站在他們上級的角度講,我想每一個上級, 也不應該只是要求自己的員工不找借口和理由,還應該讓員工掌握更多的方法。
目前, 人們常常把成功學的書等同于“ 勵志”,但全面的成功,往往要超越“勵志”。光有勵志,缺乏實際有效的方法,人們還不足以擁有成功。
中國最缺乏的教育之一,是方法論的教育。不管是作為一個職業(yè)培訓師,還是一個作者,我覺得給大家實際講述方法是我的使命。
因此,這本擺在大家面前的書,它將從下面四方面進行闡述:
(1) 方法與“問題”的關系;
(2) 如何克服無法面對問題的心理障礙;
(3) 如何擁有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4) 如何把問題變成機會。
假如你擁有這四個方面的認知和智慧,你就會有一種全新的工作態(tài)度;
“不找借口找方法!方法總比問題多!”假如你擁有這四個方面的認知和智慧,你就不僅會帶著自動自發(fā)的精神去努力工作,而且你還會因為掌握方法而創(chuàng)造非凡的業(yè)績,并因此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信。
不僅如此,你將從此不怕問題,而且還會將所遭遇的問題,變?yōu)槟氵M一步成長和發(fā)展的機會!
“ 方法總比問題多!”成功和勝利,永遠屬于會找方法的人!
雖然這是一本主要寫給員工看的書,但是這一理念,實際可以用在許多領域,研究者、各界的領導也都應該有這些素養(yǎng)。
祝愿你擁有這些智慧,并很快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第一章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
找借口的員工,是單位里最不受歡迎的員工
找方法的員工,是單位里最受歡迎的員工
“ 在當今社會里,什么樣的員工最受單位歡迎?”
在清華大學舉辦的一個高級總裁班上,作為主講老師的我,向大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假如你是一位對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負責的員工,我相信,這肯定也是你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因為假如你不了解這一點,你在職場的發(fā)展就會受到很大制約,要走很多的彎路。假如你清楚了這一點,你就找到了快速發(fā)展的鑰匙,成功的機率會大大提高。
不管你是否已有結論,希望下面的故事和觀點,能夠為你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提供借鑒。
一位姓黃的老總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1 0 多年前,他在一家建筑材料公司當業(yè)務員。當時公司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討賬。產(chǎn)品不錯,銷路也不錯,但產(chǎn)品銷出去后,總是無法及時收到款。
有一位客戶,買了公司10萬元產(chǎn)品,但總是以各種理由遲遲不肯付款,公司派了三批人去討賬,都沒能拿到貨款。當時他剛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另外一位姓的員工一起,被派去討賬。他們軟磨硬磨, 想盡了辦法。最后,客戶終于同意給錢,叫他們過兩天來拿。
兩天后他們趕去, 對方給了一張10萬元的現(xiàn)金支票。
他們高高興興地拿著支票到銀行取錢,結果卻被告知,賬上只有99920元。很明顯,對方又耍了個花招,他們給的是一張無法兌現(xiàn)的支票。第二天就放春節(jié)假了,如果不及時拿到錢,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人可能一籌莫展了。但是他突然一動,于是拿出100元錢,讓同去的小張存到客戶公司的賬戶里去。這一來,賬戶里就有了10萬元。他立即將支票兌了現(xiàn)。
當他帶著這10萬元回到公司時,董事長對他大加贊賞。之后,他在公司不斷發(fā)展,5年之后當上了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后來又當上了總經(jīng)理。
這個精彩的討賬故事,博得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