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解萬歲?先理解別人的“不理解”
我們常說“ 理解萬歲”。這是我們希求他人同求我們的呼喚。但是當別人還不理解你時,又該怎么辦呢?
“理解萬歲”,先要理解別人的“不理解”!“理解萬歲”,也要從我做起。具體而言,應該遵循如下步驟來解決問題:
(1)承認別人不理解的現(xiàn)實。
(2)尊重別人的不理解,因為即使不理解也有它的合理性。
(3)盡可能了解別人為什么不理解。
(4)采取讓別人易理解的方式, 讓其理解。
不久前, 我收到一封一個名叫陳丹的婦女干部寄來的信,她在信中表示: 我提出的“ 理解萬歲? 先理解別人的不理解!”的觀點,對她有很大幫助。她曾經(jīng)參加過我主講的一場“建設性思維與領導智慧” 講座。當時,我闡述了這一觀點。這對她有很大的觸動。她不僅將它用在了工作上,甚至挽救了一度與丈夫關系緊張而差點破裂的婚姻。
她與丈夫本來是大學同學,一直非常恩愛。而且,還是在丈夫的大力鼓勵下參與競聘,當上婦女干部。可當上領導后,由于她責任心非常強,加上工作也很忙,與丈夫相聚的時間就越來越少。慢慢地,丈夫覺得自己受了冷落, 開始變得不滿起來,甚至開始懷疑她與其他男同事有什么感情上的瓜葛。兩人的矛盾由此產(chǎn)生,并且開始互相指責,丈夫指責她變心,她罵丈夫虛偽。
接受了我關于“理解萬歲”這個觀點之后,她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確實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她開始試著站在丈夫角度來思考和處理問題,并想方設法多擠點時間與丈夫相聚,交流情感。丈夫感到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自己,慢慢地改變了態(tài)度,變得像原來一樣支持她。
她感慨地說: “ 不要埋怨自己得不到丈夫支持。其實也許我們只要多為丈夫做一碗面,對他多說一聲“我愛你”,說不定那種關系和支持立刻就會出現(xiàn)在你眼前”。
的確, 在與人的交往中,不僅要讓你理解自己,自己也要理解他人。不僅要理解別人,而且要理解別人的不理解,然后去爭取別人的更大理解。
(三)善用加法
善用加法,也就是要盡可能增加能夠幫助和關心你的力量。加法無處不在。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相加,最容易成功。將一種阻礙你的力量,變?yōu)橹С帜愕牧α?,這是最大的加法。
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剛進中原時,蒙古十分強大,清進則相對要弱小。但最終元朝的歷史不到百年,而清朝則長達幾百年。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前者只懂減法,一味的對漢民族掠奪欺奪。而后者,相對來說比較包容,善用加法。
如元世祖忽必烈將全國人民分為四等:第一是蒙古人,第二是色目人,第三是漢人,即金朝統(tǒng)治下的各族人民,第四是南人,即南宋統(tǒng)治下的各族人民。法律規(guī)定蒙古人毆打漢人、南人,漢人、南人不得還手,完全將其置于奴隸地位。再如文化,忽必烈認為金與南宋都亡于儒學之手,故從開始親近到后逐漸疏遠、排斥儒者。
清朝則不一樣, 不僅吸引和網(wǎng)羅了許多漢人入朝官,而且非常重視發(fā)掘儒家文化。尤其是康熙,將很多儒家文化,發(fā)揮到了極致。結果,弄得當時一些有志反清復明的義士,也只能感慨大勢已去。加法,成了康熙堅固統(tǒng)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四)行善可開運
每個人都有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如果我們先成為一個能夠幫助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幫助我們,有時這種幫助甚至是加倍的。
愛迪生是一個沒有受過正規(guī)學校教育的窮苦孩子,對做試驗搞發(fā)明很有興趣。但是,因為家里窮, 根本沒有條件搞發(fā)明。從12歲開始,愛迪生因為生活所迫,就不得不到火車上賣報紙和食品,此后的幾年,更是背井離鄉(xiāng),到處流浪,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
一次,愛迪生經(jīng)過鐵路附近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孩鐵軌上玩耍,而不遠處火車正飛馳而來,孩子還渾然不知。情況下分危機,愛迪生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將小孩救了出來。
事后他才知道,孩子是車站站長的兒子。這件偶然的事情,徹底改變了愛迪生的命運:為了感謝愛迪生,站長決定親自教他發(fā)報技術。愛迪生勤奮好學,只用了3個月,他的收發(fā)報技術已經(jīng)非常熟練了。這次意外的學習機會為愛迪生以后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此他走了“世界發(fā)明之王”的道路。
這就是佛教文化中所講“行善可開運”的法則——當自己在遭遇不順的處境時,無私地向人奉獻,往往會招來出乎意料的好運氣。這個方法不引人重視,但極為有效。
抓要點,抓根本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往往是事事著手,事事落空,即使事情能做成,也要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力。
與此相反,如果善于抓問題的要點, 再棘手的問題也能很快解決。
這就體現(xiàn)了抓要點、抓根本的魅力。
(1) 學會“點穴”。
(2) 抓住“牽一發(fā)動全身”的地方。
(3) 抓住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
(4) 掌握制高點。
沒有人不希望能最快、最有效地解決問題。但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卻做不到。這其中原因有很多, 而是否懂得抓要點、抓根本,是關鍵,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往往是事事著手,事事落空,即使事情能做成,也要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與此相反,有的人不管遇到多棘手的問題,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問題的要點,并采取相應的手段,于是,再棘手的問題也能很快解決。
我們該如何掌握這一智慧呢?
(一) 學會“點穴”
武功中的“ 點穴法”,雖然用力不多,但因為點的是要害,別人就會動彈不了。所以,遇到難題時,尋找“穴點”,并采取相應措施,十分必要。
一家賓館的電梯需要進行維修了。電梯維修公司和賓館早就簽訂了合同,經(jīng)過檢查后,維修公司將維修的時間訂于5天之后, 但時間得1 2 個小時以上。這必然會給客人帶來不便,即使不全部停業(yè),較高樓層的客房恐怕也得暫停使用。
這本來是件很平常事情,但當時正好遇到賓館的人事變化:賓館剛剛承包給一位新經(jīng)理經(jīng)營,而且目前正是旺季,要他將電梯停用12小時,他可不干。維修公司接連派了3批人與他接洽,但都被他拒絕了。于是,公司派了一位老員工,去和他交涉。
這位老員工, 沒有多拐彎抹角,只說了幾話:“經(jīng)理,我知道現(xiàn)在是經(jīng)營酒店的黃金時間,但我們檢查后發(fā)現(xiàn),電梯已經(jīng)到了必須大檢修的時候。如果不維修,也許不久就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到時電梯停的可能就不是12小時,而是幾天了。更可怕的是:如果某天電梯出事,造成人員傷亡,到時給你造成的,也許就不僅僅是經(jīng)濟損失了,甚至還得承擔法律責任。這一來,經(jīng)理不得不接受他們的意見,按時檢修了。
經(jīng)理之所以不愿意檢修,是因為他考慮會給自己帶來損害。而現(xiàn)在,就圍繞他怕造成損害的心理做文章,說明如果不及時檢修,將會帶來更大的損害。這一來,就點到了對方的“穴道”上,難題上迎刃而解。
(二)抓住“牽一發(fā)動全身”的地方
任何問題,都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能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地方。這個地方的最大特點,是一切矛盾的匯集處。解決了它,其他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宣誓就任美國第32任總統(tǒng)。當時,美國正發(fā)生持續(xù)時間最長、涉及范圍最廣的經(jīng)濟大蕭條。就在羅斯福就任總統(tǒng)的當天,全美國很少有幾家銀行能正常營業(yè),很多支票都無法兌現(xiàn)。
3 月6 日, 也就是羅斯福坐上總統(tǒng)寶座的第3天, 發(fā)布了一條驚人決定:全國銀行一律休假3天。這意味著全國銀行將中止支付3天,這樣一來,就有了較為充裕的時間進行各種調整。
全國銀行休假3天后的一周之內,占全美國銀行總數(shù)3/4的13500多家銀行恢復了正常營業(yè),交易所又重新響起了電鑼聲,紐約股票價格上漲15%。羅斯福的這一決斷,不僅避免了銀行系統(tǒng)的整體癱瘓,而且?guī)恿私?jīng)濟的整體復蘇。
為何羅斯福的決定有這種立竿見影的成效?因為,抓住了銀行的問題,就是抓住了整個經(jīng)濟中最重要的問題。銀行最害怕的擠兌, 因為一出現(xiàn)擠兌,人們就會對金融喪失信心,一旦對金融喪失信心,擠兌就會越厲害,導致惡性循環(huán)。
美國當時正好出現(xiàn)了遍及全國的擠兌風波。所有銀行就像被卷入旋渦一樣,被擠兌風波逼得連喘一口氣的時間都沒有。所以,羅斯福采取果斷措施,用休假三天來讓金融界喘一口氣,盡快采取多種措施進行調控,一旦人們的信心開始恢復,問題能解決了。這就是“牽一發(fā)動全身”的魅力!所謂“綱舉目張”,就是這個意思。
(三)抓住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
人的心靈是十分奇妙的,如果抓住了最能觸動它的地方,就會有如原子彈的爆炸,產(chǎn)生驚人的效果。
孫中山為了推翻滿清王朝、建立民主政府,到處奔走呼喚。他在海外的華僑中發(fā)動革命,開始時影響較小,但是,他緊緊扣住華僑的心靈做文章。他給很多華僑都講述過這樣一件事:
在南洋某國,華人的地位很低,晚上宵禁后,如果發(fā)現(xiàn)是華人,就會被抓起來,但如果是其他國家的人,就沒有什么事。
于是,到了宵禁的時間,華人要么不能出門,要么只能找一個其他國籍的人陪伴自己一起出去。即使是一個很有財富和名望的華人,有時為了能安全在宵禁之后趕路,說不定還得請一個日本的妓女和他一起走。
這說明了什么? 一個有名望的華人,還不如一個日本妓女!是我們的華人不行嗎?絕對不是!是由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不強大,所以才有這樣的結局!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投身民主事業(yè)、建設新中華!
聽到這樣的事情,哪個海外的華人能不受到震撼呢!后來,海外各界越來越支援他所發(fā)動的革命事業(yè),就是理所當然了。
一位著名人士講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現(xiàn)代人如果缺乏影響力,哪怕他再有本事,他的能力也要被糟蹋和浪費一半。而影響力的核心,就是“攻心之道”。
(四)掌握制高點
制高點也就是其位置是某一領域的最高位置,凌駕于各個方面之上。占領了它, 就對其他人和事, 有制約、示范的作用。
20世紀70年代,日本的索尼彩電開始向美國銷售。但是,這一在日本暢銷的產(chǎn)品,在美國市場卻無人問津。
為此,公司特意派海外部部長卯木肇到美國芝加哥,解決銷路問題。卯木肇開始時也一籌莫展。有一天,他在牧場散步,看到牧童趕牛的一幕:牧童先領一只大公牛進了牛欄,其余的一大群牛就馴服地跟在后面進去了。他由此得到啟發(fā):假如能在當?shù)匾患易畲?、?guī)格最高的電器銷售商處獲得突破,就如同牧童馴服了一頭領頭牛,其它的電器銷售商就會不斷地跟入。
于是, 他找到當?shù)刈畲蟮碾娖麂N售公司——馬希利爾公司,要求他們銷售索尼產(chǎn)品。開始時公司不答應,經(jīng)過卯木肇的再三要求,并做了大登廣告、重塑產(chǎn)品形象、提高知名度、大力改進售后服務等一系列工作之后,公司終于答應銷售索尼產(chǎn)品。結果,很快該地區(qū)的100多家商店也開始銷售索尼產(chǎn)品,美國的市場也由此打開。
至高點為何這樣重要,因為那里會產(chǎn)生最大的“勢能”,它的一點會影響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