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乱子,九九九九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日本福利一区,亚洲理论a中文字幕在线,欧美美女视频图片,杨幂最新视频,朝国美女视频

機床網
金一南重磅演講:拼到極致,國運就來了!
2021-12-02 10:01:29

中國是“最大變數”


我們今天面臨的是百年變局的大時代。其中,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就像英國人彼德·諾蘭所說:“世界在巨變,中國是最重要的變化?!?/span>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世界上沒有中國,或者中國沒有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那世界也就不會有這么大的發(fā)展和變化,一切都是按部就班。

2000年初我去訪美時,在紐約參觀完聯合國大會會場后,到小禮品店買紀念品;10多年后,又到那個店,還是那點兒東西,只是老板娘看著歲數大了;這種情況你放到中國來試試看,10多年前去過的一家小店,可能早就找不著地方了。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變數”。1979年改革開放剛開始時,中國是3805億元的產值,當時美國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的20倍還不止,幾乎是站在山頂看山谷里的中國,“你就這么點兒量”;到了1989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1.69萬億元;2020年,超過100萬億元。

過去是1/20都不到,現在是美國經濟總量的76%。因此,中美關系發(fā)生極大變化。哈佛大學國際事務中心主任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就講了一句話:“從未有一個國家如此迅速崛起?!?/span>

不僅美國人完全沒有想到,世界完全沒有想到,連中國也沒有想到,自己能如此迅速地發(fā)展。

2000年,國家統計局判斷,20年后,就是到2020年,爭取GDP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35萬億元,結果實際上2020年的GDP超過100萬億元。

國家統計局經濟核算司的一位司長當時判斷,中國有望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2050年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這話說得很活,可能超過,也可能超不過。沒想到,我們2010年完全超過日本,2029年要超過美國。當時有誰提出來說經濟總量將來要超過美國嗎?沒有人,當時想都不敢想。

我們老是說,別人想不到中國經濟能高速發(fā)展,這話說得我們自己料事如神,好像早就知道中國經濟要這么發(fā)展,但其實我們自己誰都沒預見到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

1995年,美國《財富》雜志首次公布世界500強企業(yè),美國151家,日本149家,中國3家;2020年《財富》公布的世界500強,中國133家,美國121家,日本53家。

中國由3家變成133家,把誰擠出去了我們不清楚,但反正是眼看著美國由151家變成121家、日本由149家變成53家。

2020年,廣東省的GDP超11萬億元,江蘇省GDP超過10萬億元。超過10萬億元,是什么概念?

這意味著超越了世界90%以上的主權國家——中國的一個省,廣東的GDP超過了俄羅斯、韓國;江蘇的GDP也已經超過了澳大利亞、西班牙。

從宏觀上看,今天我們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二大消費國、全球第二大吸引外資國、全球第一大制造國、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全球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到2028年、2029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2024年、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國;2025年、2026年,中國將變成全球第一大吸引外資國?!叭齻€”第二在未來七八年內全部變成“第一”。

“只有傻瓜才會不看好中國?!边@是英國《泰晤士報》的評論。2000年,美國的GDP是中國的8倍多,2010年2.5倍,2020年1.5倍,到2030年零點幾倍——中國超越。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中國突飛猛進地發(fā)展,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最大變數”,以人類歷史上所有主權國家前所未有的經濟體量和發(fā)展速度,改變世界格局。

世界在巨變,中國是最重要的變化;世界在巨變,美國也在發(fā)生重要變化。

比如今年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沖擊、占領國會大廈。國會議員們趴在椅子底下驚恐萬狀。在國會大廈,包括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的辦公桌上,都有美國民眾把腳翹在上面;國會大廈的警察直接拔槍相向,鬧到了這個地步。這種陣勢誰見過?

美國過去是專門看別人笑話、看別人亂成一鍋粥的,結果沒想到自家上演了這一幕:執(zhí)政的國會政府被民眾占領。這是自1814年美國國會大廈被英軍占領以來,又一次被暴力群戰(zhàn)。

戴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帽子的美國民眾,打碎玻璃、沖進國會的那一刻:美國政治制度在全世界面前失去了最后的體面。

跟特朗普同屬美國右翼的刊物——《大西洋月刊》,發(fā)表社評《特朗普總統的政治訃告》,里面寫到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更不自由、更不平等、更分裂、更孤獨、債務更深、更泥濘、更骯臟、更刻薄、更病態(tài)、更死氣沉沉。他的謊言將持續(xù)數年,像放射性塵埃一樣毒害大氣。

連拜登現在正在管理的美國,仍然是一個“特朗普的美國”。為什么?特朗普和拜登的競選,打得不可開交。最后拜登是怎么獲勝的?拜登勝在,贏下的面積大,而面積是按經濟總量統計的。

從數量上看,拜登只贏下了477個縣,而特朗普贏得2497個縣;但拜登贏下的縣占美國經濟總量的70%,特朗普的只占美國經濟總量的29%。

所以毫無疑問,美國“分裂”了,出現“富縣選拜登,窮縣選川普”的局面。這種分裂必然導致更多的政治僵局和治理失效。

它再也不是一個整體,東西部沿海經濟發(fā)達、信息產業(yè)發(fā)達、金融業(yè)發(fā)達、律師業(yè)發(fā)達、三產發(fā)達,全部擁護拜登;中部傳統工業(yè)、農業(yè)地帶全部擁護特朗普。特朗普在川普大廈講,我是全美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這是一個非常荒謬的事跡:紐約大地產商成為全美工人階級代表。

因此,《時代周刊》說,就算拜登贏了,他要管理的也是特朗普的美國,要不然無法對選民交代。



哪個國家,可以離開中國“獨善其身”?


在這種局面下,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就講,兩大事件推動力量平衡的指針,從美國轉向中國:

第一個是2008年爆發(fā)的金融危機,嚴重地削弱了美國的力量。

第二個目前正在上演:幾乎可以肯定,新冠疫情對美國實力的削弱,比2008年金融危機有過之而無不及。拜登2021年1月后領導的美國,已經不是奧巴馬2009年上臺時的那個美國了。它的全球領導力已大幅下降。

世界兩大權力中心正在發(fā)生重大變化。就在今年1月20日拜登就職時,世界銀行發(fā)布了一份最新統計:2020年美國經濟同比下降3.6%,GDP總量為20.66萬億美元,中國是15.72萬億美元,占美國經濟總量的76%,成為近百年最接近美國的國家;而歷史上曾最接近美國的是日本,1995年占美國經濟總量的71%。

我們好多人說,再回到小平同志的“韜光養(yǎng)晦”就好了。我說完全不可能,當時中國經濟總量是美國的1/20,現在是76%,你怎么韜光養(yǎng)晦?

這就是我們今天高速成長的中國,和極不適應中國高速成長的美國。

當然,我們去年碰見非常大的坎——新冠疫情。1月23日,武漢封城。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隔離事件。在此之前,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把一個千萬級人口的城市隔離的先例。疫情暴發(fā)后,將近5萬醫(yī)護人員奔赴武漢,10天一個火神山醫(yī)院,大量方艙醫(yī)院產生。世衛(wèi)組織的總干事譚德塞就講:“我一生之中從未見過如此動員?!?/span>

“考察一個組織是否優(yōu)秀,就看其能否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一個組織不要吹牛,吹半天都沒有用,各種考評指標中最關鍵的一條——就看其能否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我就講一句話,黨的組織體系的動員是最強力、最高效、最具責任感、最具榮譽感的動員。當時我到武漢武昌區(qū)去,時任區(qū)長余區(qū)長就跟我說,他3個半月沒回家住了,怕感染家人,都在辦公室里睡覺。這就是基層堡壘的作用。

黨的發(fā)力點就是基層組織,這個觸角深入民眾,要是沒有基層組織的話,所有的設想就都停留在領導講話和報紙社論上,落不到實處;美國也有基層組織。但他們的基層組織是干什么的?收集選票、匯集捐款,沒有社會服務、社會管理的功能。

美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弗里德曼,就講了一句話:新冠疫情本應該是中國的“切爾諾貝利事件”,最后卻變成了西方國家的“滑鐵盧”。他們一開始想看我們笑話,結果中國反倒是全世界所有國家中唯一交出合格答卷的,像美國、德國、日本、法國、意大利、英國2020年全部負增長,只有中國經濟正增長。

這就是中國的治理能力和美國的捉襟見肘“相遇”后,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既有中國國力的上升和美國的相對衰弱,也有新冠疫情對全世界的嚴重考驗。

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面臨眾多風險、挑戰(zhàn)。

曾有一位教授判斷:中美關系要改善,其實也很容易,只要中國宣布放棄武器、放棄大數據、放棄人工智能、放棄生物工程,永遠只做服裝、鞋帽、家電、玩具,等等。那么,中美相安無事,永遠是好朋友。

但你要想追求民族復興、要做5G、要上人工智能、要追求大數據,那必然麻煩,這就是目標越高、風險越大,“無限風光在險峰”;又想得利,又想沒有風險,天下從來沒有這種便宜事。

好多人抱怨,美國怎么對我們這樣,我們當初就不應該怎么怎么做,我說我們要追求偉大的民族復興就必然會這樣。

所以在百年變局的大時代,我們首先必須鞏固作為全球抗疫勝利者的地位,有的國家想顛覆我們這個地位,有人講病毒是從武漢傳出去的,還有人向中國索賠,像美國伯曼律師團隊要求中國賠償數十億美元,澳大利亞要求中國賠償5088億元人民幣;埃及要求中國賠償10萬億美元,簡直是獅子大開口。

今天最值得思考的,并不是這些人為什么熱衷于索賠,而是為什么熱衷于向中國索賠,但幾乎沒有人敢向美國索賠?

一方面,中國有多次賠償的歷史傳統;另一方面,中國也有隱忍為上、花錢消災的現實思維。我們老是講,凡是錢能擺平的事兒都不叫事兒。我們的心理狀態(tài)、思維習慣被對方掌握,帶給我們的絕不是福音而是災難。

所以去年王毅外長就講,“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百年前的中國,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如果想借濫訴侵犯中國的主權和尊嚴,敲詐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成果,恐怕是白日做夢,必將自取屈辱?!?/span>

這話講得很堅定,想敲詐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成果?做夢去吧,一個子兒都不要想。

自從王毅外長的堅定發(fā)言后,國際索賠聲音不是一浪高于一浪,而是一浪低于一浪,進而銷聲匿跡。

所以我們首先要鞏固作為抗疫勝利者的地位,其次要夯實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基礎。疫苗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角色。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就跟我講,他說,金教授你知道嗎?今天全世界能夠完整研發(fā)疫苗的,只有中國、美國、俄羅斯,俄羅斯的能力還不太行,完整的只有中美兩國。

俄羅斯有一句話叫做,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陸軍和海軍。到了關鍵時刻,誰管用?就是它倆。有人把這句話給改成了,改成中國也只有兩個盟友:工業(yè)和農業(yè)。

這話我覺得講得非常好,關鍵時刻,誰也不要輕信,就信自己的實力——你有沒有實力,有沒有工業(yè)和農業(yè)的實力。這才是最根本的。

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就是制造業(yè)、工業(yè)能力全面上來了。世界四大制造業(yè)大國——美國、日本、德國、中國。美國長期雄踞世界制造業(yè)20%以上的比重,后來跌落,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達到世界制造業(yè)的20%,后來也衰落了,德國比較穩(wěn)定,一直處在世界的10%以下。

中國則是“異軍突起”。1980年,我們只占世界制造業(yè)比重的2.5%;到2008年,中美兩國各占18%,此后中國繼續(xù)上升、美國繼續(xù)下降;2018年,中國制造占全球比重的29.4%,世界第一;2025年,我們的比重將占40%-45%,2030年超過50%。

所以中國人民大學的金燦榮教授講了一個笑話,2030年以后世界就兩個制造,一個中國制造,一個外國制造。兩家一人一半。

當然,現在美國卡我們芯片,卡的是什么?7nm、14nm和5nm的芯片,我們現在還做不出來,但28nm的可以,精度差一點的能搞出來。這就是今天中國經濟的規(guī)模。

而支撐中國經濟規(guī)模的是中國教育的規(guī)模。今天中國教育的規(guī)模很大。美國人統計2016年全世界各國的理工科畢業(yè)生的數量,美國56.8萬人,中國470萬人。而且教育部的人跟我講,美國人統計的數字不準,2016年中國理工科畢業(yè)人數超過500萬人,幾乎是美國的10倍。

美國今天的大學熱門專業(yè):第一,金融,到華爾街掙大錢;第二,醫(yī)學,當醫(yī)生掙很多錢;第三,法律,當律師也掙很多錢。全都是第三產業(yè)。誰去學鋼鐵、煤炭、機械制造、化工?沒有多少人學,而中國還在大量地學。

中國每年產生的工程師要在美國的7倍、8倍甚至將近10倍以上,數量太大了。量變必然導致質變,進而一層一層地變化。

難道不是這樣嗎?今天中國的工業(yè)規(guī)模、制造業(yè)規(guī)模、教育規(guī)模,甚至是技術專利規(guī)模都在上來,尤其是技術專利規(guī)模,原來根本就沒中國的份。

1990年,全世界的十大技術專利規(guī)模國,根本沒有中國,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法國、瑞典、芬蘭,等等。亞洲只有日本,后來增加了韓國。

我們是在2005年進入世界前十,此后排名連續(xù)飆升。從2018年以后,中國連續(xù)3年成為世界專利規(guī)模第一大國。

所以今天講中國的優(yōu)勢:第一,制造業(yè)優(yōu)勢,第二,市場優(yōu)勢,第三,開放優(yōu)勢;而美國的優(yōu)勢:第一,科技優(yōu)勢,第二,金融優(yōu)勢,第三,軍力優(yōu)勢。

郎咸平講過的一句話還是很對的:“技術是美國最大優(yōu)勢,市場是中國最大優(yōu)勢,技術必須賣給市場才能獲得高額利潤繼續(xù)發(fā)展,失去市場,技術必定衰退。

芯片是人類目前最高及最復雜技術。美國以其為傲慢。中國是全球最大芯片進口市場。有了市場、沒有技術,可以發(fā)展技術;如果失去市場,技術之花再艷麗也必然枯萎。所以結論,技術壓抑市場是暫時的勝利,市場自創(chuàng)技術是最終的勝利?!?/span>

黃奇帆同志講過,“資本的邏輯就是通過不斷贏利實現不斷擴張。不擴張,資本就會死亡。這決定了西方世界最稀缺的不是資本,也不是技術,而是市場,是具有支付能力的現實消費者”。

資本要擴張、要盈利,只有通過市場才能做到,而想要有市場必須得有消費,沒有消費怎么實現資金的循環(huán)?

2009年,中國商品零售市場的規(guī)模是1.4萬億美元,美國的商品零售市場規(guī)模為4萬億美元,比我們大得多;10年后,2019年,中國消費商品零售市場規(guī)模接近6萬億美元,已經超過美國5.5萬億美元的規(guī)模,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這是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

我們中國人充分看見了美國的技術優(yōu)勢,美國人充分看見了中國的市場優(yōu)勢。但中美雙方都是當局者迷——我們是光看美國的技術優(yōu)勢,沒有看見我們的市場優(yōu)勢,或者說看得不夠;美國也看不見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他總覺得很快就落到中國人手里去了,但其實他的技術還能支撐很長時間。

我們要注意,今天的世界是一個產能過剩的時代,哪個市場能消費,哪個市場就有活力。龐大的中國市場是最為稀缺的資源。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哪個國家的經濟可以離開中國獨善其身?

為什么去年新冠疫情這么嚴重,我們沒有去招商引資,但結果去年蘇州地區(qū)外資進入的比例,卻比往年提高了30%,成都、重慶的成渝雙城經濟圈提高了20%。外資大量進入。干什么?賺錢,在中國能賺著錢。

今天從紐約到倫敦,從柏林到堪培拉,從東京到德黑蘭,資本擁有者、技術開發(fā)者都無法無視中國這塊“肥肉”,太肥了,必須得咬一口。這一點反倒形成了我們的最大優(yōu)勢。這就是市場的“威脅”。

就像總書記講的,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huán)境下,我們必須充分發(fā)揮國內超大規(guī)模市場優(yōu)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huán),為我國經濟發(fā)展增添動力,帶動世界經濟復蘇。

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這就是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新發(fā)展格局。


中美關系,何時走出“憤怒階段”?


在新的發(fā)展格局之下,我們講今天的第3個問題:我們要堅持發(fā)展、堅持全球化、堅持改革開放。

有人要隔斷中國的科技聯系、經濟聯系、教育聯系,他們要隔斷,我們就要堅持,堅持發(fā)展、堅持全球化、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中國加入WTO的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講過一句話:“如果一個國家認為自己對外政策的調整就能使全球產業(yè)鏈布局發(fā)生重大改變,那不僅太輕視市場規(guī)律,也過分夸大自己的力量了?!?/span>

龍永圖講全球化進程是人類幾十年探索、摸索和產業(yè)發(fā)展積聚,形成的一個發(fā)展思路和發(fā)展路徑,美國根本改變不了。全球化進程可能受挫,但方向無法改變,這是今天的大局。

當然,在大局之下,美國對中國的警惕、怨恨,成為今天全球化發(fā)展的重大阻礙。中美關系,下一步怎么辦?會不會干起來?緩和的話,什么時候能好起來?這些都成了今天大家思慮最多的問題。

我認為,要從美國人的角度來看看。布魯金斯學會提出,美國認識中國的5個階段:

1. 否認。認為一切都是假的?!爸袊谠旒伲瑒e去看統計數據,根本沒那么玄乎,數字都是假的”;

2. 憤怒?!翱磥聿皇羌俚模麄冋孢@么快了,他們居然搞成這樣了”。開始發(fā)火、憤怒;

3. 慢慢憤怒著就習慣了,開始討價還價。看看雙方怎么利益最大化;

4. 沮喪。默認中國的地位;

5. 最終接受中國的地位。

所以不要以為中美能永遠干下去,目前只是因為我們正處于中美關系最困難的階段——憤怒階段。

給大家舉個例子——任正非。當初任正非的女兒都被扣了,他還堅持向美國學習。當時老任講,研發(fā)團隊應該學習美國Google的團隊精神,在科研方面殺出一條血路。

但美國人、西方人怎么解釋任正非的這段話?澳大利亞媒體報道,“華為威脅要讓西方血流成河”;《華爾街日報》報道,“邊沖邊殺,讓鮮血染紅我們的道路”。

純粹胡扯。我們所說的殺出一條血路,昭示一種決心和意志,克服困難、戰(zhàn)勝困難;但他們失去理智,說成是華為要讓西方血流成河,邊沖邊殺,讓鮮血染紅道路。要注意,這是處于憤怒階段的西方人跟美國人,半失去理智的西方人和美國人,連基本常識都不顧了。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講,“中國是唯一一個擁有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對穩(wěn)定和開放的國際體系、對我們希望的世界運行規(guī)則、價值觀和聯盟體系構成嚴重挑戰(zhàn)的國家”。

他講這句話的背景是什么?楊潔篪主任在會場怒斥布林肯、怒斥美方后:你們美國人沒有資格在中國面前講,要從實際地位出發(fā)跟中國談話。

所以美國國會今年通過了《2021戰(zhàn)略競爭法案》。這部法案里寫明:

每年撥1500萬幫助美國企業(yè)撤出中國;

每年撥7500萬反制中國“一帶一路”;

每年撥3億對抗中國的“惡意影響力”;

每年撥1億資助反對中國的“獨立媒體”;

2022年度撥1000萬“促進香港民主”“擴大對新疆制裁”;

限制中國人民解放軍投送至第一島鏈以外的能力;

支持日本發(fā)展遠程精確火力,助臺灣獲取不對稱的防衛(wèi)能力;

同時推動臺灣參加國際組織,美臺可以定期官員互訪。

我把這個稱為“色厲內荏”。上圖藍色字段表示他們志大,而黃色字段則表明他們志大才疏,就兩個字:沒錢。

搞事得有錢,沒錢就干不了事,這是美國今天最大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我們給它造成的,是它自陷困境。

我們來看看美國的國家債務,早在2013年,美國的債務總額就超過了國民生產總值。

其實美國開國元勛們、先人們干得還是不錯的,從1776年美國建國到1980年,兩百多年的時間,美國的債務還不到一萬億美元,給后人們積攢了足夠的國力。

但后人就不行了。從偉大的里根總統開始“敗家”,里根1980年上臺,到小布什2008年下臺,債務10萬億美元;特朗普2016年上臺時“氣得要死”,美國債務達到20萬億美元,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相當于國家破產。

前面那么多總統,經營了200多年不到一萬億美元的債務;從里根到小布什,28年時間債務多了10萬億美元;奧巴馬8年10萬億美元;特朗普4年8萬億美元,一個比一個厲害。

今天美國的財政開支,一年大約5-6萬億美元,其中7000億美元支付軍費,一萬億美元支付利息。

所以你到美國看它的城市,公共設施破舊。我們到紐約,看到紐約的車都是SUV。為什么?紐約的路太顛了,開普通轎車夠難受的。

2016年,我們與中美全國關系委員會的主席會談,聊天間隙,我就問他:紐約的市政建設為什么這么差?他說,打了很多仗沒錢了,星球大戰(zhàn)、海灣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科索沃戰(zhàn)爭、利比亞戰(zhàn)爭、敘利亞戰(zhàn)爭,一直打到今天就打成這樣了。

美國經濟學家福爾曼就感嘆:我們是唯一走在不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上的發(fā)達經濟體。

羅馬帝國的政治家、執(zhí)政官西塞羅,曾提出過帝國的要訣:第一,預算要平衡;第二,國庫要充盈;第三,國債要減少;第四,自大要收斂。

這個帝國的準則,美國恰恰全部違反,預算不平衡、國庫不充盈、國債飆升、自大狂。

阿富汗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最初規(guī)劃600億美元,最后打成6萬億美元。所以我們今天一定要鼓勵美國人繼續(xù)管事,“這個世界就得你管”。中東亂成那樣,你不管誰管?你得出面管。管事就得花錢,好好把錢都投在那,把資源都投到那兒去,那我們就能省很多事。

英國《衛(wèi)報》評論,“美國以最鋪張、最不計后果、也是最具毀滅性的方式展示其實力,隨后它馬上就開始衰落”。美國是怎么衰落的?是中國讓它衰落的嗎?是自作自受,胃口太大了、太自大了。

美國人花錢干這個的時候,我們在干什么?我們在規(guī)劃、在高速發(fā)展。

我們從一五、二五、三四到“十四五”。而且“十四五”還帶著《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美國能做遠景目標規(guī)劃嗎?總統的一個任期就4年。而且就算搞了規(guī)劃,比如奧巴馬,任上8年搞了醫(yī)保規(guī)劃,結果特朗普上臺就一腳踢翻。

而我們?yōu)椤笆奈濉币?guī)劃了這些事項:

研發(fā)費用投入每年增長7%以上;

常住人口城鎮(zhèn)化率要提高到65%以上;

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水網、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fā)、星際探測、北斗產業(yè)化等重大工程;

我們的發(fā)展,特別強調: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通過塑造創(chuàng)新驅動形成新優(yōu)勢,而且要優(yōu)化區(qū)域經濟布局。包括一小時城市經濟圈、實行高水平的開放,等等;

“十四五”還規(guī)劃了科技創(chuàng)新,聚焦量子信息、光子與微納電子、網絡通信、人工智能、生物醫(yī)藥、現代能源系統等重大創(chuàng)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級的人工實驗室;

我們還規(guī)劃了環(huán)境,包括完善生態(tài)安全屏障體系,健全生態(tài)保護補償機制,實施生態(tài)系統保護修復重大工程,加快推進青藏高原生態(tài)屏障區(qū)、黃河重點生態(tài)區(qū)、長江重點生態(tài)區(qū)和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等生態(tài)屏障建設;

另外就是新型城鎮(zhèn)化戰(zhàn)略、鄉(xiāng)村振興,等等,建設一小時通勤圈,協同發(fā)展水平,培育一批現代化都市圈。過去有三大經濟圈,全國最大的經濟圈,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第二大經濟圈,環(huán)渤海經濟圈,就是京津冀環(huán)渤海經濟圈;第三大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2020年總書記提出“第四大經濟圈”,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

發(fā)改委還在規(guī)劃中部崛起規(guī)劃,這是包括整個經濟發(fā)展的完整規(guī)劃,包括各種各樣的體制、鄉(xiāng)村的治理,等等,還專門提到保護和延續(xù)城市文脈,杜絕大拆大建、讓城市留下記憶、讓居民記住鄉(xiāng)愁。

這些都寫入了“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里去了。我們的發(fā)展正一步步地越來越科學、文明,越來越提升我們的現代化水平、可持續(xù)發(fā)展、科學發(fā)展的水平。

民生也有重大進展。民生的關鍵就是醫(yī)療、教育?,F在老齡化的問題怎么解決?醫(yī)療問題、教育問題等怎么解決?暫時還是我們的短板。但這是國家福利、社會福利的一部分,我們必須得做好。

最后提到安全。我們要一系列加強國家安全體系的能力建設,特別提出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三大安全領域,這是今天至關重要的體系。

在這里面,我們引進了很多新的體制,比如說健全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國家技術安全清單管理、不可靠實體清單管理等制度。我們以前不懂得怎么制裁人家的企業(yè)、制裁國家,現在學會了,跟美國學的。

以前招商引資,只要外資能投入就行,“求爺爺告奶奶”把你求過來;今天不行了,我要看你的投入對我的國家安全有沒有影響。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斗爭工具,全是跟美國人學的,“用你的拳頭打你的眼”。

最后,我想講一下加快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這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一個國家抗衡的根本。

美國憑什么稱雄世界?其實說簡單了,兩個因素:第一,美元,作為全球貨幣,一旦經濟不行了就到處印鈔,轉嫁危機;第二,美軍,不用美元我就打你。

我們要想有一個強大的中國,要想在這個世界上立足,同樣地:第一,人民幣;第二,人民解放軍。

今年4月,總書記出席海軍三型主戰(zhàn)艦艇集中交接入列活動。這個記錄我們南海艦隊的入列活動,是前所未有的。

過去我們的海軍被別人稱為“海兔子”,魚雷艇、炮艇的噸位小、攻擊威力弱、作戰(zhàn)半徑小,稍微遠一點的海就出不去了,距離稍微遠一點也夠不著了。

然而,像今年4月這樣的入列場面,全世界都沒有:

055型大型驅逐艦排水量1.2萬噸,已經超過日本松島號、韓國的世宗大王號,成為亞洲第一,僅次于全世界最大的驅逐艦——美國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075型兩棲攻擊艦,排水量4萬噸,可以帶戰(zhàn)斗機和直升機;

094型戰(zhàn)略核潛艇,水下排水量超過1萬噸。

今天中國一年造艦下水的水平,超過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的總和。我覺得,如果毛主席、小平同志能看見這種陣勢,不知該做何感想?他們夢寐以求而沒有實現的,我們今天正在實現。

而且,我們的一批年輕人起來了。我到中船重工、中航工業(yè)集團去講課,我們的兩總——總建造師、總設計師都是年輕人,70后、80后甚至90后都上來了;俄羅斯的兩總都是白發(fā)蒼蒼,美國的歲數也都不小,就中國的最年輕。

所以我們的希望不是現在,而在未來,這批人正在迅速成長。

今天全世界研制出兩款隱形戰(zhàn)斗機的國家,就只有中國和美國:美國F-22、F-35,中國成飛的殲-20、沈飛的殲-31。

成飛集團是殲-10、殲-20戰(zhàn)斗機的研制、生產者。成飛集團的董事長兼黨委書記,1973年生;總經理1976年生;陪著我參觀的黨委副書記兼副總經理1979年生。

沈飛是殲-11、殲-11B、艦載機殲-15,以及今天戰(zhàn)斗力最強的殲-16的制造者,包括殲-31。沈飛集團的董事長兼黨委書記,1979年生。

我到沈飛看殲-15艦載機的車間,沈飛的董事長特地把車間主任找來,車間主任相當于艦載機這個廠的廠長,1984年生。沈飛的董事長跟我講,我們以前老工人、老技術人員、老工程師這么多,根本不可能靠一個1984年生的人當艦載機廠的廠長。

但今天可能,為什么?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今天全靠各種各樣的自動化設備,殲-15組裝的時候,模塊化組裝,靠光電設備和計算機,人很少,而且要求員工的水平、層次得非常高。

所以今天一個高學歷的、1984年生的人,完全可以當這個艦載機廠的廠長。

像成飛的殲-20、沈飛的殲-31、西飛的運-20,這些都是我們質的提升。

英國人評價,“中國研發(fā)的本土高端戰(zhàn)斗機,在傳感器、數據連接、武器系統和隱身技術方面已經領先于俄羅斯,結果是自1945年以來第一次,對西方空中力量最大威脅的源頭正在轉移。”

這個評價是什么意思呢?第一次黃種人在空中具有優(yōu)勢,原先只有二戰(zhàn)期間日本的戰(zhàn)斗機短暫在空中混過一段時間,空襲珍珠港,但很快就被美國人消滅??罩袕膩矶际前兹司哂袃?yōu)勢,哪怕美蘇冷戰(zhàn),蘇聯空軍也是白人。這會兒第一次空中出現了黃種人,他們具有優(yōu)勢。

從他們的評論里,看出我們今天軍隊建設、安全建設的成就。包括我們的東風-21丁導彈,全世界第一款彈道導彈反航母,俄羅斯、美國都沒有,中國第一款。所以美國人把西太平洋稱為全世界航空母艦活動最危險的水域。

但美國人緊接著說,東風-21丁的射程1300公里,頂多1500公里,只要把航母退到1300公里以外就安全了;但我們緊接著開發(fā)出東風-26彈道導彈,射程3000公里。那你怎么退?退到3000公里以外?那還有意義嗎?退到夏威夷去了,退到關島去了,那就沒有意義了。

2021年,我國國防預算1.35萬億元,是我國國防支出首次超過2000億美元?!笆奈濉币?guī)劃里面寫到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fā)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zhàn),提高捍衛(wèi)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戰(zhàn)略能力,確保2027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

我們這么做,并不是想征服誰,并不是想跟誰打一場大戰(zhàn),但是,我們一定要有力量捍衛(wèi)自己的安全。


結語


最后,我們講,說一千道一萬,經濟決勝是核心,我們要盡快恢復經濟發(fā)展,繼續(xù)增強國力,進一步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我們在以高科技發(fā)展為引領,在以軍力作后盾,那誰也拿我們無可奈何。哪怕有一大堆不滿意的牢騷、怪話,哪怕各種封鎖,也都拿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按北京大學林毅夫教授的測算,到“十四五”期間,中國要進入高收入國家,跨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大約是人均1.3萬美元。

我們現在是人均1.1萬美元,按照5%的增速算,大約到“十四五”期間、2025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能達到1.4-1.5萬美元,跨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

目前高收入國家的人數占到全世界人數的16%,而中國人數占全世界人數的18%,一旦中國跨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全世界高收入國家的人口比例將提升到34%。

這相當于,本來一個屋子里就16個人,你一下子進來了18個人,比屋子里原來的全部人還要多。中國一旦“進去”,將是人類經濟發(fā)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這就是今天的中國,高速發(fā)展;這就是今天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大發(fā)展。

總書記講: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yè)。”

“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span>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span>

我們常說,小成功需要朋友,大成功需要敵人?,F在有一伙人正虎視眈眈地在我們身旁,這將促使我們變得更強大。因為對手很強大,你只有變得比他們更強大,才能真正掌握這個勢與運。

最后講一個例子,我到百度講課時,李彥宏曾問過我一個問題:金教授,該怎么解釋“運”?是偶然性、必然性,還是時與勢?

我跟他講了這么一句話:我對運的理解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和一個個人一樣,當努力達到極致的時候,運就出現了。

運,不是說躺在床上等天上掉餡餅。只有當你拼命地努力、拼命地奮斗,每每當你努力到了極致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回事,芝麻開門了,運來了。

對個人、對國家、對民族都是如此,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共同努力,最終實現我們所有中國人的共同目標,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復興。

我們努力到極致,運就出現了。

轉載請標注來源158機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