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乱子,九九九九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日本福利一区,亚洲理论a中文字幕在线,欧美美女视频图片,杨幂最新视频,朝国美女视频

機床網
中國的工業(yè)是如何吊打世界的?
2024-04-28 10:23:17

前段時間,耶倫訪華前說:中國電動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太快了,價格也太低了,導致“全球市場充斥著廉價的電動汽車”,影響了“競爭環(huán)境”……其實,電動汽車行業(yè)飛速發(fā)展只是中國眾多工業(yè)產品之中的一個縮影。事實上,中國已經將無數的工業(yè)產品做成了“電動汽車”。正是因為中國能將無數的工業(yè)產品做成“電動汽車”,所以讓中國的工業(yè)規(guī)模在極短的時間內對世界形成了“碾壓”的態(tài)勢。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的工業(yè)GDP已經是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的總和了。也就是說,中國工業(yè)GDP世界排名第一,它等于排在它后面四個國家的總和。
注意:這還是按照美元計價的。
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那么中國工業(yè)的規(guī)模將等于排在它后面10個國家的總和。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說,中國的工業(yè)規(guī)模已經是吊打全世界了。那么,中國的工業(yè)是如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本文較長,但絕不枯燥,相信你看完后一定能對中國工業(yè)發(fā)展過程有個相對深刻的認識。
想要了解中國工業(yè)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我們就必須要先了解另外一個詞:去工業(yè)化。“去工業(yè)化”是一個成熟的工業(yè)國家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會懂了。
比如,現在中國人需要大量的房子,建立了很多很多的鋼鐵廠。但是,隨著大家逐漸的都有房子了,對鋼鐵的需求開始大幅度的下降,那么多的鋼鐵廠怎么辦?
這個時候,主要有三種辦法:轉型、出口和產業(yè)轉移。第一,破產轉型;由于鋼鐵的需求量大幅度的下降,鋼鐵企業(yè)普遍處于虧損或停產狀態(tài),一些實力比較弱、技術比較差的鋼鐵廠只能倒閉,最終存活下來的只能是少部分。
但是,對于很多鋼鐵廠來說,他們是不愿意就這么破產的,要是公司破產了,那么他們多年來積累的技術、經驗、商業(yè)關系等就都浪費了。另外,如果企業(yè)大量破產,大量工人就會失業(yè),國家就會處于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所以,無論是從企業(yè)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必然要想辦法加強對外出口。第二,加強出口;假設,現在我們所有人都有房子了,對鋼鐵的需求大幅度下降了,但是我們周邊的國家,比如朝鮮、老撾、緬甸等國家的很多老百姓還住在茅草房里面。如果我們可以加大向他們出口鋼鐵的話,那么不但能解決我們的問題,而且能提高那些國家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但是,想要對外出口是不容易的,因為其它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的鋼鐵產業(yè)必然會對你征收高額的關稅。比如,朝鮮也有自己的鋼鐵廠,但是他們的鋼鐵廠可能比較落后,能耗比較大,成本比較高,如果他們向我們開放市場的話,他們的鋼鐵廠就會倒閉。一旦他們的鋼鐵廠都倒閉以后,所有的鋼鐵都從中國進口的話,那么不但本國人會大量失業(yè),而且會威脅到國家安全——飛機、大炮、坦克等都需要用到鋼鐵,一旦形勢有變,如果中國停止出口鋼鐵的話,那么國防就可能出現比較大的問題。當一個國家工業(yè)化到達頂峰以后,國內需求大幅度下降的時候,為了保證自己的經濟不出問題,就必須要加強對外出口。但是,由于關稅的存在,那些優(yōu)先進入工業(yè)化的國家就必須強行打開其它國家的市場。中國在近現代遭受了“百年屈辱”,被迫與列強簽訂眾多不平等條約,而這些條約里面幾乎都有“向列強開放市場”的條款。比如,1840-1842年期間,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后,被迫簽訂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在這個條約中,要求中國開放市場的內容主要有兩點:

一是清政府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為通商口岸(史稱“五口通商”),準許英國派駐領事,準許英商及其家屬自由居住。

二是廢除清政府原有的貿易制度,準許英商與華商自由貿易;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與英國商定。

比如,1844年,美國逼迫中國簽訂《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主要內容為美國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利。條約明確規(guī)定:倘中國日后欲將稅率變更,須與合眾國領事等官議允。此外,條約還同樣規(guī)定了片面最惠國待遇,如中國日后給他國以某種優(yōu)惠,美國應一體均沾。比如,1844年中國被迫和法國簽訂《黃埔條約》,規(guī)定:法國人可以在五個通商口岸永久居住,中國將來如改變海關稅則,應與法國“會同議允后,方可酌改”和享受片面最惠國待遇;比如,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規(guī)定: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些不平等條約,幾乎每個不平等條約里面都有要求中國開放市場的條款。二戰(zhàn)以后,由于文明的進步、核武器的出現和大國之間的相互制衡,通過武力打開別國市場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這個時候怎么辦?于是,就有了所謂的“全球化”。全球化是由美國主導的,主要針對的就是各國的關稅問題。美國為什么要主導全球化?
其實道理非常的簡單:在二戰(zhàn)的過程中,美國的工業(yè)飛速的發(fā)展,國內市場已經飽和了,必須要加大出口。否則,經濟就會停滯,大量的工人將失業(yè),國家就會不穩(wěn)定。
但是,其它國家都有貿易保護,美國的商品無法進入這些國家,怎么辦?所以,它只能和其它國家商量,彼此放開市場。但是,由于不同國家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所以是不能對等開放市場的,否則弱的一方就會成為強的一方商品傾銷地。這句話可能一般人還是很難理解的,我們繼續(xù)給大家舉例。比如,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們還是一個農業(yè)國家,幾乎沒有任何工業(y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完全開放市場的話,那么外國的商品就會占領中國市場,中國永遠無法發(fā)展自己的工業(yè)。中國的工業(yè)發(fā)展不起來,那么就只能從事農業(yè),而中國的人口多、地少,所以注定要一直窮下去,永無翻身之日——中國每人平均只有兩畝地,你依靠種這兩畝地就想買房、買車等,那不是癡人說夢嗎?后來,毛主席通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從蘇聯獲得了一套完整的工業(yè)體系,也叫做“156項工程”;再后來,蘇聯野心不斷擴大,想要控制中國,毛主席為了制衡蘇聯社會帝國主義,戰(zhàn)略轉向了美國,又從美國獲得一套工業(yè)體系,叫做“43方案”?!?56項工程”和“43方案”奠定了中國工業(yè)的基礎。
但是,中國從蘇聯和美國獲得的這兩套工業(yè)體系是比較落后的,依舊無法和其它國家競爭——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最先進的技術都沒有給中國。歐美等發(fā)達國家非但沒有把先進的技術給我們,而且對我們實施了長期的技術封鎖。
比如,1949年11月,在美國的提議下,由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亞等17個國家秘密成立了一個叫做“巴黎統(tǒng)籌委員會”的組織,簡稱“巴統(tǒng)”。這個組織的宗旨就是:限制成員國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zhàn)略物資和高技術。列入禁運清單的有軍事武器裝備、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三大類上萬種產品。這個組織直到1994年才解散。這個組織解散以后,美國依舊沒有放棄對中國的封鎖。1996年7月,以西方國家為主的33個國家在奧地利維也納又簽署了一份協議,叫做《瓦森納協定》。
與“巴統(tǒng)”一樣,“瓦協”同樣包含兩份控制清單:一份是軍民兩用商品和技術清單,涵蓋了先進材料、材料處理、電子器件、計算機、電信與信息安全、傳感與激光、導航與航空電子儀器、船舶與海事設備、推進系統(tǒng)等9大類;另一份是軍品清單,涵蓋了各類武器彈藥、設備及作戰(zhàn)平臺等共22類。中國,同樣在被禁運國家之列。大家注意:在這33個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的國家中,也包括俄羅斯。由于中國長期被封鎖,所以我們無法獲得高新技術,制造業(yè)成本比較高。比如,美國的技術比較先進,生產1噸鋼鐵只需要消耗1噸煤炭和100度電,但是中國制造1噸鋼鐵卻需要消耗10噸煤炭和1000度電力。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中國的人工成本為0,也不可能競爭得過美國。
如果在這個時候我們對美國放開市場,我們的鋼鐵企業(yè)立刻就會倒閉,所以我們不可能對美國放開市場的。二戰(zhàn)后,美國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工業(yè)技術非常強大,美國人的生活水平非常高,但是隨著美國國內市場逐漸飽和,就必須對外出口了。想象一下:美國的汽車制造很厲害,汽車制造公司非常的多,他們生產了很多的汽車,幾乎每個美國人都擁有了一輛汽車,你說這時汽車制造公司還能活下去嗎?
大家都有汽車了,你再生產賣給誰?所以,這個時候,美國必須要加強對外出口,不然那些公司必然會倒閉,必然會有大量工人失業(yè)。
但是,我們前面也說過了,二戰(zhàn)后,依靠武力打開別國市場已經行不通了,所以美國只能想盡辦法的讓其它國家降低關稅,只有那樣才能讓美國的汽車進入其它國家。
如何才能讓其它國家降低關稅呢?我們繼續(xù)舉例。比如,我們的汽車制造比較差,生產的汽車速度慢、故障率高,而且價格高,一輛需要10萬人民幣。美國的技術比較好,不但速度快、故障率低,而且一輛汽車只需要5萬人民幣。這個時候,為了保護我們的汽車行業(yè),就必須對美國汽車加征巨額關稅:假設我們對美國汽車加征1000%的關稅,那么你購買一輛美國汽車就需要花50萬人民幣。如此高的價格,賣的肯定會很差。
美國如何讓中國降低關稅呢?美國對中國說:我們把服裝行業(yè)對你開放,你也把汽車關稅降一降?
中國考慮一下,覺得這個可行,于是就將關稅降至900%。
中美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們再以中國和朝鮮為例,大家就能明白了。
現在朝鮮非常落后,平均每人的月工資只有300人民幣左右。由于朝鮮汽車制造技術非常落后,國產汽車要價值5萬人民幣,但是中國的汽車質量比它好,卻只要2萬人民幣,所以這個時候朝鮮是不能對中國開放市場的——朝鮮對中國汽車加征1000%的關稅,想要購買中國車就需要20萬人民幣。這個時候,中國對朝鮮說:我把農業(yè)對你開放,你把汽車關稅降一點。你說朝鮮干不干?大家也知道,現在的中國,種地的收入太低了,已經沒有人愿意種了,但是對朝鮮人來說就不一樣了——對朝鮮人來說,年收入超過4000元那就是高收入了。
所以,朝鮮是肯定愿意干的。同樣的道理,美國想要中國降低關稅就必須對中國開放自己的市場。于是,美國就把紡織市場對中國開放了,因為紡織的利潤太低了,美國人不愿意做了,但是那時的中國窮啊,我們愿意做啊。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過程中,亞歐大陸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到美國避險,促進了美國的經濟發(fā)展,美國的工業(yè)異常強大,在達到巔峰以后,產能就開始過剩,急需打開世界各國的市場。1947年,在美國的主導下,邀請23個國家成立了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叫做“關稅貿易總協定”——這個組織就是WTO的前身。由于美國工業(yè)非常強大,其它國家根本無法與它競爭,于是美國“非常大方”的宣布,美國將采取極低的關稅,并以此要求其它國家降低關稅水平。假設現在中國對朝鮮實施0關稅,朝鮮有什么工業(yè)產品能賣到中國嗎?
沒有?。∷?,美國的“大方”是假大方,因為即使它把關稅降至0也沒有什么國家能賣什么工業(yè)產品給美國。其它國家也不傻,不可能也像美國那樣取消全部關稅——要是取消全部關稅,本國的工業(yè)就全部完蛋了。
在“關稅總協定”的成員國之間,美國取消了幾乎所有商品的關稅(事實不是這樣的,但是關稅水平確實很低,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們就這樣說了),對美國的工業(yè)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有沖擊的產業(yè)幾乎都是美國人不愿意做的。比如中低端制造的利潤太低了,美國人就不愿意做了——就像現在的中國人不愿意種地一樣。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工業(yè)基礎非常薄弱,為了保護本國的工業(yè),我們對美國的關稅非常的高——我們對美國采取高關稅,美國自然也對我們采取高關稅了——所以我們的商品無法進入美國。
那時,我們窮啊,必須要去賺美國的錢,于是就和美國談判,最終美國決定給中國“最惠國待遇”。什么叫做“最惠國待遇”?
美國不是帶著一幫國家成立了“關稅貿易總協定”嗎?在這個組織里面,美國給與成員國非常低的關稅。由于中國的工業(yè)才剛剛起步,需要保護,不愿意降低關稅,所以無法加入這個組織。另外,那時資本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國家有意識形態(tài)之爭,也不可能讓中國加入。由于中國不在這個組織里面,無法享受到美國的低關稅,所以我們要想盡辦法的讓美國對我們開放那些美國人不愿意做的產業(yè)。
于是,通過艱難的談判,美國在1979年7月的時候和中國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貿易關系協定》,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大家看出問題沒有?1979年是中美建交年。
美國為了拉攏中國對抗蘇聯,給與了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所謂的“最惠國待遇”就是指:雖然中國不在“關稅貿易總協定”這個組織里面,但是也可以享受美國的低關稅,這樣我們的中低端制造商品就可以出口到美國了。前些年,美國老是威脅我們要取消我們的“最惠國待遇”,我們整天提心吊膽的。
我們?yōu)槭裁茨敲春ε掳??我們繼續(xù)以朝鮮為例。
現在的中國工業(yè)比較發(fā)達,朝鮮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工業(yè),對中國加征了巨額關稅,我們的工業(yè)產品無法進入朝鮮的市場。雖然我們的商品無法進入朝鮮的市場,但是由于我們沒人愿意種地了,所以我們單方面決定給與朝鮮“最惠國”待遇,允許朝鮮的糧食出口到中國。
朝鮮就指望出口糧食到中國賺到外匯,然后拿著外匯到國際上購買先進的技術和機器等,加快發(fā)展本國的工業(yè)。這個時候,中國突然說要取消朝鮮的“最惠國待遇”,你說朝鮮怕不怕?
如果中國取消朝鮮的最惠國待遇,那么朝鮮就無法向中國出口糧食,無法賺到外匯了,大量的農民生存就會困難;另外,由于我們不允許朝鮮向中國出口糧食,朝鮮也就沒有足夠的外匯到國際上購買自己必須的石油、機器設備和技術等,工業(yè)發(fā)展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那些年,美國老以“取消貿易最惠國待遇”來威脅我們。后來,中國的工業(yè)發(fā)展的越來越大,具有一定競爭力了,于是我們開始申請加入WTO了。于是,中國和WTO組織成員國開始艱難的談判。談判為什么會那么艱難?我相信大家肯定能猜到,核心問題是:我想加入你們,享受到你們的低關稅,但是由于我還比較弱,為了保護自己產業(yè),我只能稍微的給你們減少一點關稅。其它國家當然不愿意了。于是,雙方就開始不停的討價還價:中國:我可以把汽車的關稅由1000%降至950%。WTO:不行,你得降至200%。中國:親啊,你這是要我的命啊。要是那么搞,我的汽車行業(yè)就全完蛋了。給條活路吧,這樣吧,我把汽車關稅降至900%。
WTO:不行,你得降至250%。
中國:850%?
WTO:300%!
……由于涉及到的行業(yè)實在太多了,而且國家也非常的多,每個國家都希望中國對他們開放自己的優(yōu)勢產業(yè),但是又不希望對中國開放他們的弱勢產業(yè)……所以,這一談,就是15年!
中國從1986年開始向WTO提出申請(當時叫做“關稅貿易總協定”),一直到2001年,中國才被批準加入WTO。那么就出現一個問題:美國為什么同意中國加入WTO了呢?其實,道理非常的簡單。
中國人開始逐漸的有錢了,具有了一定的消費能力了。中美建交以后,我們依靠美國給與的“貿易最惠國待遇”,不斷的向美國出售廉價的商品,獲得了一部分外匯,然后拿著那些外匯購買先進的設備和機器,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很多人開始逐漸的富裕了起來。
一些人有錢了,就想要購買外國質量好的商品,但是由于貿易保護政策,他們買不了。對于,美國來說,他也希望將自己的產品賣到中國,但是由于關稅的存在,他們的商品很難進入中國市場。
這個時候,中國就對美國說:讓我加入你們吧,反正那些中低端制造你們美國人都已經不愿意干了,給誰不是給???你不如給我,然后我每年降低點關稅,這樣你們的高端制造也能進入我們的市場不是?這是雙贏的事情啊。
我們簡單的解釋一下上面這段話,雖然啰嗦了點,但是能讓更多沒有任何基礎的人看懂。
假設中國也生產汽車,但是我們的質量比較差,價格也比較貴,為了阻止美國的汽車進入中國市場,我們對美國汽車采取了高額的關稅。
但是,即使采取高額的關稅,一些有錢人還是會購買美國汽車的,因為美國汽車的質量好?。ㄒ灿幸恍┤耸菫榱恕把b逼”的需要而購買的)。然后,我們每年降低一點關稅,每年購買美國汽車的人就會多點,這樣就能促進美國汽車對中國的出口:有錢人就多花點錢購買美國的汽車,窮點的就購買本國的汽車,由于窮人多,所以降點關稅對我們影響不大,購買美國車的人終究是少,不會對本國的汽車構成重大的傷害。另外,那些有錢人購買美國汽車的錢大部分以關稅的形式進入國家的口袋里了,這等于國家從富人的口袋里掏錢,有錢以后就可以去購買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加快工業(yè)的發(fā)展。美國一想:有道理啊。中低端制造利潤太低,反正美國人已經不愿意做了,給亞洲四小龍、四小虎也是給,給中國也是給。既然這樣,不如讓中國加入WTO,讓中國和四小龍、四小虎在中低端制造上“血戰(zhàn)”好了。這樣,既能進一步降低我們購買中低端制造商品的成本,還能向中國多出口一部分汽車。
最終,美國批準中國加入WTO了。也正是因為這個決定,讓現在的美國腸子都快悔青了!
為什么?因為在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工業(yè)發(fā)展的太快了,而加入WTO后進一步加快了中國的發(fā)展,最終讓中國在短時間內發(fā)展成了一個“龐然大物”,甚至威脅到了美國。特朗普在演講的時候就說道:自從中國加入WTO以后,美國少了6萬個工廠,中國的GDP就像“坐火箭”一樣的往上漲……那么,中國在加入WTO后為什么會發(fā)展那么快?因為這又涉及到了我們今天的第三個問題:產業(yè)轉移。當一個國家工業(yè)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國內市場飽和了,這個時候大量的企業(yè)要么轉型、要么加大對外出口,要么就是產業(yè)轉移。下面,我們就和大家詳細說說產業(yè)轉移,因為大量的美國企業(yè)開始向中國轉移。第三,產業(yè)轉移。前面我們說過,二戰(zhàn)后,美國經濟開始飛速的發(fā)展,但是到了1970年左右完成了工業(yè)化進程。
在1970年的時候,美國完成了城市化進程,大量的房屋、道路、橋梁建設已經完成……1980年的時候,美國經濟發(fā)展到達巔峰,每1000人擁有的汽車達到711輛,一家按照5口計算,等于擁有3.5輛汽車,幾乎達到人均一輛了(畢竟小孩子是不需要開車的,有些老人也無法開車)。
到達巔峰以后會出現什么現象?
我們以汽車為例。在美國人住房問題都解決以后,大家最大的目標就是購買汽車。由于大家對汽車的需求量非常的大,于是在短期內就出現很多很多的汽車制造公司。但是,由于汽車制造公司太多了,很快市場就飽和了。市場飽和了,對汽車的需求量就會大幅度的降低,這個時候對于那些汽車制造公司來說,只有三個選擇:
第一,轉型到其它行業(yè)上;
第二,加大出口;第三,進行產業(yè)轉移。對于一些資本家來說,他是不愿意轉型的,因為轉型了就意味著他以前所擁有的技術、經驗和人脈關系全部沒有了,一切要重新開始。
出口呢?其它國家都有關稅保護,很難大規(guī)模的出口到其它國家,所以只剩下最后一條路:產業(yè)轉移。恰恰在這個時候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
于是,大量的國際資本(含美國資本)將資金、技術和人才轉移到中國來了。它們?yōu)槭裁磿x擇中國?
因為與其它國家相比,中國擁有以下三個優(yōu)勢:第一,我們采取一黨執(zhí)政,政策的穩(wěn)定性非常的好;作為投資商,最害怕的就是相關國家政策的不穩(wěn)定。
在資本主義國家,今天這個執(zhí)政黨上臺采取一套政策,四年后換了一個執(zhí)政黨又是另外一套政策,你剛剛把工廠建設起來,政策卻變了,你有可能就給別人做“嫁衣”了。我們采取的一黨執(zhí)政,政治非常穩(wěn)定,而且政策的延續(xù)性非常的好,所以很多資本家愿意把工廠搬到中國來,安全啊??梢哉f,目前這個世界上,除了少有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外,沒有幾個國家能有長遠、穩(wěn)定的國策的。第二,我們采取了比較好的招商條件,大量的吸引了外資;如果有人對“招商”有所了解的話,就會知道我們的招商政策是非常好的。
可能有人聽說過“七通一平”和“三通一平”?!捌咄ㄒ黄健笔侵富窘ㄔO中前期工作的道路通、給水通、電通、排水通、熱力通、電信通、燃氣通及土地平整等的基礎建設。簡單的說:如果你來我們國家投資,那么道路、給水、電力等,政府全部都幫你弄好了,你過來以后只要建廠生產就可以了。這極大的減少了國際資本的資金壓力。第三,我們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工業(yè)基礎和龐大的市場。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非常的窮,但是我們的道路建設還是非常不錯的。
另外,在毛主席時代,我們分別從蘇聯和美國獲得了兩套完整的工業(yè)體系,這些技術雖然不算先進,但是勝在全面。比如,我們以“養(yǎng)螃蟹”為例。我有養(yǎng)殖的技術和方法,我到你那投資,但是你那里既沒有豐富的水源,也沒有飼料加工廠,交通又不方便,所有的東西都要從其它地方進口,你說我還能做下去嗎?
相反,我有養(yǎng)殖技術和方法,你那里有豐富的水源,有各種飼料加工廠、交通又便捷,對螃蟹的需求量也大,你說我會不會去你那投資?穩(wěn)定的政策、優(yōu)惠的條件、完善的基礎設施、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龐大的市場規(guī)模,大量的國際資本不斷的向中國涌來……當大量的外資帶著資金、技術和人才來到中國投資的時候,中國的經濟就開始了飛速的發(fā)展,從而帶動中國技術的進步。我給大家舉一個身邊的“養(yǎng)螃蟹”的例子。很多人都知道我在農村,農村是沒有什么賺錢的途徑的,除了種地就是養(yǎng)殖。以前我們這的養(yǎng)殖最多就是雞鴨鵝豬魚等,那個無法成規(guī)模的,利潤也比較低,后來中國的經濟形勢不斷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對螃蟹的需求不斷增加……以前,我們這沒有人養(yǎng)過螃蟹,尤其是大規(guī)模的養(yǎng)殖。如果你想養(yǎng)殖螃蟹的話,風險會非常的大,因為你沒有任何的技術和經驗!
蟹塘如何設計?水源如何配給?從哪里進口蟹苗?喂什么飼料?喂多少量?有什么疾???如何防治……如果僅僅依靠你自己摸索,不僅僅需要漫長的時間,而且可能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農村人嘛,本來就沒有多大的文化,也沒有多大的資金,所以前些年雖然螃蟹的利潤非常高,但是沒有人敢養(yǎng)殖。
由于螃蟹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利潤非常高,一些有養(yǎng)殖技術的地方已經沒有土地再養(yǎng)殖了。比如,我們城鎮(zhèn)的附近有個城市叫做興化市,他們就是專門養(yǎng)螃蟹的,所有能養(yǎng)殖螃蟹的地方都養(yǎng)上螃蟹了,所以他們只能來我們這個地方包地養(yǎng)殖。他們帶來了養(yǎng)殖技術和經驗,雇傭了我們這邊的人……大家能想象后面會發(fā)生什么嗎?沒過幾年,我們這的人就把他們的技術都給學會了。現在,我們這幾乎沒有外地人養(yǎng)螃蟹了,全部被本地人給擠走了!同樣的道理,在上世紀70-80年代,歐美國家發(fā)展達到巔峰以后,在開拓新市場異常艱難的情況下,大量歐美企業(yè)(含日本)不甘心倒閉、不愿意轉型,將大量產業(yè)轉移到中國。
它們轉移到中國以后,獲得了大量的利益,而中國也獲得了技術,這就是所謂的“市場換技術”。于是,在很短的時間內,中國的技術取得了飛速的突破——除了一些尖端技術沒有被中國人獲得外,其它技術基本都被中國掌握了(這就是老美總說我們偷它們的技術,采取不正當競爭的主要原因)。大家可以想想20年前,什么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汽車等基本都是日本、美國等國家的,今天呢?正是因為歐美國家在上世紀70-80年代經濟達到巔峰的時候,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fā)展。然后,在2001年的時候,中國加入了WTO,進一步加快了中國經濟的騰飛。在中國加入WTO后,猶如“強龍入?!?,經濟立刻開啟了高速增長的模式。為什么?因為歐美等發(fā)達國家?guī)е恍└F國家組織成立了WTO,它們之間的關稅非常低(歐美負責高端制造,其它國家負責中低端制造和原材料供應),中國進入以后,憑借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市場優(yōu)勢等,立刻搶了那些窮國的飯碗。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
在1995年的時候,菲律賓、緬甸等國就已經加入WTO了,那時它們主要為發(fā)達國家提供中低端制造和原材料,在中國沒有加入WTO以前,它們活的還不錯,但是中國進入后,中國的商品就無阻礙的進入所有的發(fā)達國家了——在加入WTO之前,雖然美國給了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但是其它發(fā)達國家并沒有給予。中國國內本來就有龐大的市場,再加上有完整的工業(yè)體系、便捷的交通運輸系統(tǒng),所以我們可以把成本做的無限低,其它國家根本無法與我們競爭。
比如,我們以前和大家講過的“牙簽”的例子。
由于我們擁有14億人口,那么一根牙簽的利潤只有0.01元,平均每年每人使用1根,那么利潤也有1400萬,這完全可以讓幾個公司存活下來,然后我們依托國內市場,拓展國際市場(甚至可以不考慮利潤),其它國家根本無法與我們競爭。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即使是一些窮的不得了的國家,也不得不購買中國的中低端制造產品。比如,餐具、電器、衛(wèi)生紙、口罩等。當然了,這不是中國錯的,因為這是在規(guī)則之下的合法競爭——愿賭服輸。試想:如果我們在加入WTO后,沒能競爭得過其它國家,那么今天就是我們成為別國的產品傾銷地了——在中國WTO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中國會發(fā)展這么快,否則它們也不會允許中國加入WTO了。不僅僅是發(fā)展中國家在中低端制造上在中國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就連一些發(fā)達國家在中高端制造上也在被我們打的“丟盔棄甲”。由于我們是以發(fā)展中國家身份加入WTO的,所以我們在關稅上很有優(yōu)勢,中高端制造也在不斷的占領發(fā)達國家的市場。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們舉個極限的例子。比如,汽車屬于高端制造,我們的汽車質量差了點,只賣1萬美元,由于美國進口中國汽車的關稅很低,所以一些沒有多少錢的美國人就會購買中國便宜的汽車。相反,美國的汽車質量就比我們高一點點,它在國內賣1.5萬美元,你說它能競爭得過我們嗎?
如果美國想把那1.5萬美元的汽車賣到中國,那就太困難了,因為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汽車我們要收1000%的關稅,到中國消費者的手中就是15萬美元了。你說美國如何和我們競爭?
再比如,10年前,日本的彩電、冰箱質量非常好,中國為了保護本國的彩電和冰箱,對日本征收了100%的關稅,但是現在中國的彩電和冰箱的質量已經比日本好了,由于日本對中國冰箱和彩電的關稅為0,所以日本的冰箱和彩電行業(yè)都被中國搞破產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特朗普才不要臉的說美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特朗普這么說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關稅,阻止別國商品進入美國;同時,讓自己國家的商品能以低關稅的形式出口到其它國家——這就是發(fā)展中國家的關稅優(yōu)勢。
我們公正客觀的說一句話:美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傷害者之一(肥的只是極少數資本家)。
當初美國推動全球化是因為美國的工業(yè)非常發(fā)達,其它國家根本無法和它競爭,它為了加大向其它國家出口才采取比較低的關稅,但是現在其它國家(主要是指中國、德國等少數國家)已經發(fā)展起來了,美國還采取那么低的關稅,就徹底的淪為了商品傾銷地。
特朗普為什么要對世界發(fā)動貿易戰(zhàn)?
根本原因就是:在現在的WTO規(guī)則下,美國的經濟已經被嚴重透支了,幾乎成了世界各國的產品傾銷地了——除了極少數的高端制造外,工業(yè)幾乎已經完全被摧毀了。說出來,肯定會有很多人不相信:現在美國有4000多萬人依靠食品券生存,4700多萬人處于貧困之中,40%的人無法應對400美元的應急支出,五分之一的家庭無人養(yǎng)家……大家不要懷疑上面的數據,這些數據是特朗普在總統(tǒng)競選的時候說出來的,還有些是美聯儲公開出來的。
當然了,這里面有些數據是重復的——4000萬依靠食品券生活的人里面,肯定也是無法養(yǎng)家的,也有一些是無法拿出400美元應急開支的。這就是為什么2016年特朗普能當選的主要原因,也是特朗普對世界發(fā)動貿易戰(zhàn)會得到那么多支持和貿易戰(zhàn)以后美國經濟反而變好的主要原因。美國走到今天這步,小布什、奧巴馬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管他們有什么樣的理由,至少在他們的任期沒有遏制住中國的發(fā)展!小布什在任期內發(fā)動了阿富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極大的消耗了美國的實力;美國在2008年發(fā)生嚴重的經濟危機,導致大量企業(yè)倒閉,而奧巴馬任期內沒有成功逼迫WTO改革,導致美國經濟進一步空心化。
這就是特朗普異常惡心奧巴馬的主要原因——不僅僅因為奧巴馬是黑人。
特朗普曾發(fā)表公開的演講,說道:如果不是因為奧巴馬做的太差,他根本不可能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說的非常對!正是因為奧巴馬領導的美國政府在任期內沒有看到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潛力和工業(yè)現狀,沒有及時逼迫WTO對各國關稅進行重新調整,導致中國在很短的時間內發(fā)展成為一個“龐然大物”,以至于現在根本壓制不住了。
我們可以肯定的說:如果在2008-2009年的時候,美國對中國實施打壓,那么中國只有投降這一條路,因為那時候的中國嚴重依賴國際市場,對外進出口比例占到GDP的60%以上。
如果我們站在美國的角度來看,特朗普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這就是我當初為什么一直認為特朗普會連任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之所以走到今天這種地步,主要原因就是:在美國強大的時候,為了促進對外出口,對外開放市場的力度太大了。然后,由于中國、德國等國家飛速發(fā)展,美國又沒能及時調整關稅,導致美國的企業(yè)都被打敗,產業(yè)嚴重空心化。當然了,美國產業(yè)空心化的原因不僅僅只有這一個,還有很多原因。比如,美國的人工成本高、美元霸權壓制了產業(yè)資本、跨國企業(yè)的游說等,但是主要原因還是關稅的問題。其實,中國也很清楚這點,所以在美國對世界打貿易戰(zhàn)的時候,中國也提出了支持WTO改革的建議。WTO能有什么改革???其核心無非就是一點:根據各國經濟發(fā)展情況,重新商定各國的關稅水平。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根本不想談了。為什么不想談?
因為美國想要把自己的制造業(yè)發(fā)展起來,必須要“閉關鎖國”至少五年以上的時間,五年以后,等美國制造業(yè)再次發(fā)展起來了,那時它才會知道每個行業(yè)的成本是多少,才能確定合適的關稅。天佑中華,特朗普“閉關鎖國”以后,美國制造業(yè)剛發(fā)展起來一點后就遇到了疫情,那些企業(yè)又大量倒閉了,這等于至少又給中國爭取來了2-3年的時間。但是,不管怎么說,美國逆全球化的大勢是改變不了的,因為那是美國唯一的出路。美國拋掉了“全球化”的大旗,世界怎么辦?中國必須要扛起這桿大旗!為什么?因為我們的發(fā)展也遇到當初美國的那種情形了,我們的中低端制造已經達到巔峰了,在高端制造沒有發(fā)展起來之前,必須要保持對外出口,否則就會有大量人員失業(yè)。
目前來看,中國還是擁有一定的優(yōu)勢的,因為在中國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建立的一個完整的產業(yè)鏈分工體系,很多國家在依靠著中國。比如,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向中國出口了大量的鐵礦石;東南亞國家向中國出口了大量是農產品,中國增加了這些國家的旅游收入;中東國家向中國出口了大量的石油……
一旦中國的出口出現問題,這些國家的經濟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也就是說:很多國家都已經和中國綁定在同一個“戰(zhàn)車”上了。但是,我們上面也說了,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有些國家的利益是受到嚴重損害的,它們?yōu)榱税l(fā)展自己的經濟就必須要閉關鎖國。一說到“閉關鎖國”,很多國人就會想到清朝,就會認為那是一條錯誤的道路。誰告訴你“閉關鎖國”一定是錯誤的?“閉關鎖國”不等于拒絕新技術、新思想,只不過是不讓別國染指而已——清朝的落后并不是閉關鎖國導致的,而是因為夜郎自大,認為中國什么都是最好的、最先進的,西方社會不過蠻夷而已,所以拒絕學習和吸收西方的先進科技。
其實,“閉關鎖國”不一定是壞事的!現在的美國,如果不閉關鎖國,它一定會死的更快——這就是特朗普對世界發(fā)動貿易戰(zhàn)的根本原因!比如,如果印度不閉關鎖國,那么它永遠競爭不過中國,這也是印度不敢加入RCEP的主要原因——幸虧印度沒有被忽悠,否則它肯定會“死無葬身之地”。如果中國徹底丟掉美國和印度這兩個市場的話,中國的經濟必然要遭受重大打擊;如果再有其它國家跟風“閉關鎖國”的話,那么無論是中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都要遭受重大打擊……
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準備——必須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國內大循環(huán)就是指:加快高端技術的突破,形成東部沿海地區(qū)高端制造、東北地區(qū)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中西部中低端制造的內循環(huán)模式——這樣即使世界都“閉關鎖國”,我們也依舊可以保證經濟長期穩(wěn)定的發(fā)展;
國際循環(huán)就是指:繼續(xù)開拓國外市場,把一些國家綁定在我們的“戰(zhàn)車上”——中國繼續(xù)給相關國家提供中低端制造,甚至高端制造,其它國家給中國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等。對于很多小國來說,它是無法形成完整的工業(yè)體系的,它的發(fā)展必須要依靠大國,而中國要做的就是必須把它們綁定在自己的身邊。比如,馬爾代夫這種國家,它的總人口只有40多萬,是不可能形成什么工業(yè)體系的,所以我們可以加大進口它們的魚類產品,但是它們必須購買我們的制造業(yè),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循環(huán);對于一些相對大點國家來說,像德國、日本、法國等國家,我們可以對它們進一步開放市場,我們向它們購買部分高端制造(比如大型客機、高尖端機床等),它們必須要購買中國的商品等。華為余承東曾說道:華為已實現100%國產替代,還用一小部分美國零件,只是為了照顧他們生意。華為之所以這么做就是為了把其它企業(yè)綁定在自己的“戰(zhàn)車”上。對于我們中國來說,我們也可以把一些我們不愿意做的產業(yè)分配給其它小國,讓它們離不開中國,因為有些事情它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有政治利益??梢哉f,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是中國應對世界“逆全球化”的雙保險。
不管怎么說,我對中國的經濟還是充滿信心的。
因為我們的城市化率僅有60%,汽車擁有率僅有17%,還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Α8螞r,我們還在不斷的引領新科技的發(fā)展,這些都將成為我們經濟發(fā)展的新動力。困難是有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因為中國發(fā)展的大勢已經起來了!
正如中國最高領導人所說:我們有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應對挑戰(zhàn),有足夠的底氣、能力、智慧戰(zhàn)勝各種風險考驗,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

轉載請標注來源158機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