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CNC加工的制造過程中,兩種常用的方法是銑削和車削,統(tǒng)稱為加工。在CNC車床加工中,這兩種方法進一步分為“粗加工”和“精加工”兩大類。
經過數控加工中的“粗加工”后,工件已經接近所需的形狀和尺寸。然而,加工表面上仍然留有充足的金屬余量,以便進行精加工,從而確保工件表面光滑和尺寸準確。
在數控加工過程中,鋼筋、鍛件、鑄件和類似材料通常只需進行一次粗加工和一次精加工即可達到所需的形狀和尺寸。然而,機械部件的某些部分有時可能需要進行多于一輪的粗加工。例如,一些五金件,那些精度要求較低或需要最小金屬去除的部件,可能只需進行一輪精加工。
那么,粗加工和精加工之間具體有什么區(qū)別呢?
機械加工的目的:
粗加工:粗加工是機械加工的初始階段,旨在高效地去除工件上的多余材料,逐步接近最終形狀。這個過程強調快速去除材料,通常用于減少后續(xù)加工步驟的工作量。
精加工:正如其名,精加工是加工的最后階段。它涉及去除一小部分材料,以達到設計規(guī)范要求的表面質量、尺寸精度和精確的幾何形狀。
材料去除:
粗加工: 在粗加工中,使用較大的切削深度和較高的進給率來快速去除材料。重點是高效地去除大量材料,這可能導致表面粗糙度較高。
精加工:精加工采用較小的切削深度和較低的進給率,以實現表面的高光潔度。此階段的目的是消除粗加工留下的刀痕或缺陷。
表面粗糙度:
粗加工:由于材料去除速度快,粗加工可能導致表面粗糙度相對較高,可能會留下刀痕和潛在的毛刺。
精加工: 精加工實現表面光滑,盡量減少刀痕,提升最終產品的外觀質量。
刀具選擇:
粗加工:堅固耐用的刀具用于粗加工,以承受去除材料時的顯著力。在這個階段,刀具壽命可能不是主要考慮因素。
精加工:使用帶鋒利切削刃的精密工具進行精加工,以確保精確的尺寸和優(yōu)異的表面光滑度。
準確度和公差:
粗加工:粗加工的主要重點是快速去除材料。雖然也會考慮尺寸精度,但達到嚴格的公差可能不是首要目標。
精加工:精加工是實現嚴格公差和準確尺寸的關鍵步驟,必須符合設計規(guī)范。
總結來說,粗加工和精加工是數控加工過程中的關鍵階段。粗加工高效地去除多余材料,而精加工確保精確的尺寸、公差和高質量的表面光滑度。
無論是粗加工還是精加工,數控車床操作員都需要遵循預定的流程來設置這兩個階段的步驟。他們調整機床,考慮因素包括工件的尺寸和形狀、材料類型、刀具類型以及所需的切削性質。之后,他們將機器調整到正確的速度和進給率,并調整刀具以實現所需的切削深度。將這兩種技術有效地結合有助于生產具有所需特性的高精度零件。